10月30日, “领航者征途“2024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隆重举行。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、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出席并以“中国企业拥抱世界”为题演讲。
白重恩表示,当前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,我国房地产、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出现了新形势和新变化。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萎缩状态,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于GDP增长趋同,为维持总投资增长速度,就需要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,但这又产生了比较严峻的阶段性供需不平衡问题。
面对上述形势,企业家需要如何做?白重恩认为,出海就成了值得思考的选项。“国内卷得非常厉害的情况下,我们要开拓投资领域,一个自然的方向就是向全球来进行投资”。
白重恩指出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可以获得诸多益处。“有很大销售市场、人才、合作伙伴,其他国家的政策可能比我们国内的还更加优惠,克服地缘政治的障碍和贸易壁垒,通过第三方出口到其它国家等等”。
白重恩指出,中国之所以能够出口技术,在于中国大规模市场和拥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所产生的创新力。由于市场规模大,创新获得应用的范围就比较大。人力资源很丰富——每年有900万大学毕业生。
白重恩还特别提到,中国消费者对创新的拥抱力度非常大,“中国消费者只要有创新就用,比别的国家的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创新”。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消费者很年轻,平均受教育程度远高于祖辈。“接受教育会带来比较领先的观念,因此拥抱新产品就比较快。受教育程度高也带来了收入高,收入分配上,年轻人的收入不错,购买力是很强的”,因此,“企业的创新得到了这些年轻消费者热烈的拥抱,所以对创新非常有利”,白重恩说。
不过,白重恩也强调,企业在出海时,要明确知道自己产品的消费主力是谁。他举例说,“前两天跟一个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先者交谈,他说国内平均消费年龄是30岁,欧洲平均消费年龄是45岁到60岁之间。同样一个车,两个地方是不同的消费群体”。
但白重恩强调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需要带给世界正面影响,尽量减少对当地的冲击。“我们的企业‘走出去’一定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,还要穿着对方的鞋、站在对方的位置来想我们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”,他举例说,我们的企业给当地造成的竞争可能会挤出当地企业,可能对当地环境有一定影响,对文化有一定影响。
白重恩还强调,中国企业出海也要想当地企业学习,通过拥抱全球来增强自己的长期能力。他仍以电动汽车为例,有专家表示,中国电动汽车技术领先国外两代。但“一代”在国内是指两年,而在欧洲则是7年。
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,答案是欧洲对汽车的测试要求非常高,对安全的要求也很高,“要开很久很久才能积累安全里程”。
白重恩反问,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是不是要学习一下?我们在这么快的技术更新的时候,丢掉了什么?忽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?
谈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,白重恩表示,学院今年将迎来四十周年,学院的明确定位是“桥梁”: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桥梁,科技与商业之间的桥梁,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桥梁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梁斌 SF055
发表评论